北京城九座城门的名字分别是:
北京城内城上的九座城门,按顺时针方向,分别是东城墙上的东直门、朝阳门;南城墙上的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西城墙上有阜成门、西直门;北城墙上的德胜门和安定门。
一、崇文门
明正统四年,1439年重修并加筑翁城,改名崇文门,取《易经》文明以建“,其得刚健而文明,寓意崇尚文德之意,与宣武门相对称,左文右武。
二、正阳门
明英宗正统元年至正统四年,大规模修建京师城垣和城门,修筑了瓮城、箭楼、东、西闸楼,并疏浚城壕、建造石桥、牌楼,形成了"四门、三桥、五牌楼"的格局,并改称丽正门为正阳门。
三、宣武门
宣武门,元称顺承门明永乐十七年,南拓北京南城墙时修建,沿称元“顺承门之名。正统元年明政府重建城楼,增建瓮城、箭楼、闸楼,正统四年工程竣工。取张衡《东京赋》“武节是宣,有“武烈宣扬之义,改称“宣武门。
四、朝阳门
明取代元,齐化门得以保存旧名,并获得几次修缮,最大规模的一次发生在明正统年间。工程从正统二年正月开工,至正统四年四月竣工,修建了九门的城楼、箭楼、瓮城等。工程结束后,齐化门改称朝阳门。
五、阜成门
明代在大都城基础上营建北京城,改11门为9门,其西城垣除北端缩短2.5公里并取消肃清门,南端展拓1公里外,其余基本未动,平则门亦沿袭旧称。
明正统元年诏修内城9门城楼,至正统四年完工,平则门改称阜成门,修筑城楼、城门、箭楼、瓮城、瓮城门各一,其规制较元大都城门为高。
六、东直门
东直门位于北京东二环东直门立交桥的西侧,原为元大都东垣崇仁门,明朝洪武元年、洪武四年均修补沿用,永乐十七年修葺,改称东直门。
七、西直门
西直门是元朝至元四年元士祖忽必烈在金中都旧城东北营建新城时开始建造的,在元朝时西直门被称和义门。
明朝洪武元年徐达率大军攻占北京城,为了防止北元的反扑,曾命华云龙整修和义门及附近城墙,永乐十七年再次修缮后改名西直门。
八、安定门
安定门址原为隋唐长安皇城西面中门“顺义门,唐末韩建改筑新城时保留。明洪武七年至十一年,扩建西安府城,此门沿用为西门,易名“安定门。
九、德胜门
德胜门,始建于明正统二年,明清北京城内城九门之一。元时称健德门,后为出兵征战之门,寄语于“德胜二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