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葵
播种及开花时间:
冬末至早春播种,花期贯穿整个夏季。夏末播种,越冬温度保持在5℃以上可在春季开花。
播种方法:
种子厌光性发芽,播种需覆3至5毫米介质土或2至4毫米的粗粒蛭石。播种可采用128孔的穴盘,基质采用进口育苗草炭,加入3至5毫米的大粒珍珠岩10%即可,保持介质中等湿润,不宜过湿,5至10天出芽。
育苗管理:
育苗周期为5至6周,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播种到胚根出现。第二阶段:从胚根出现到子叶伸展,发芽完毕,并长出一片真叶。出苗后,就要降低基质湿度,利于根系发育。第三阶段:从一片真叶出现并开始生长,达到移栽标准。第四阶段:准备移植或储运。第一阶段发芽温度为21℃至24℃,需要3至5天,介质要中等湿润。第二阶段温度为21℃至24℃,可以一周施肥1次,N:P:K为15:0:15和20:10:20的肥料交替使用,浓度为50ppm至75ppm,需要5至10天,基质中等湿润。第三阶段温度为18℃至21℃,施肥浓度100ppm至150ppm,一周施2次肥,需要14至21天,基本达到四叶一心。第四阶段温度为17℃至18℃,需要7天,施肥浓度同第三阶段,之后即可上14厘米×12厘米的盆。
1.pH值管理:水的pH值要调整到微酸性(5.5至6.5)为好,基质酸碱度控制在6.2至6.5为宜。
2.温度管理:整个育苗期,介质温度不低于18℃为宜,过低的温度则阻碍幼苗的成长和发育。
3.光照管理:幼苗发芽后,宜迅速接受光照,以防徒长;可于育苗期保持每天光照时间16至18小时,为期4周,光照强度为3200至5400勒克斯。天竺葵是光的积累者,这意味着它积累的光照越多,生长和开花越快。
4.肥料管理:肥料配制为美沃20:10:20,要得到100ppm的肥料应每升水中加入0.5克该肥料,其他浓度依此调整。美沃15:0:15,要得到100ppm的肥料应每升水中加入0.67克该肥料,其他浓度依此调整。
5.水分管理:保持介质中等湿润状态,并且在两次浇水之间保持介质处于干燥状态,同时空气湿度也保持较低,以减少病害发生。如果介质中氯的浓度超过1ppm,可能造成子叶的植物毒害和产生不成熟的叶子,应注意避免使用含氯过高的自来水。
6.病虫害防治:子叶出苗后每周用1000倍百菌清或甲基托布津喷施,防猝倒病,连续喷2至3次。
苗期管理:
上盆基质可采用草炭与园土按1:1的比例混合,加入一定量的有机肥效果更好。定植后立即浇施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这称为“定根水,可预防根腐病的发生。栽培时不用摘心也可以使株形丰满美丽,但‘夏季’系列可适度摘心促进侧枝的生长,使开花更加繁茂,株形更美丽。
1.光照:保持生长环境为全日照状态,以使其积累足够的光照,保证生长良好并尽早开花;利用天竺葵开花需要积累一定光照的特点,可以通过调整光照来调节其花期,具体操作必须根据植株实际生长状况进行。
2.温度:天竺葵喜凉爽的生育环境,怕高温,生长适温为5℃至25℃,春季最适宜生长。秋冬季栽培时,夜温不宜低于5℃,因此在北方天竺葵需要温室或大棚的保护,否则容易受冻害。冬季白天室内温度不低于10℃,夜间不低于5℃,可开花不绝。南方夏季天气多炎热,天竺葵生长处于半休眠状态,开花不良,在此期间需适当将温度降至30℃以下,使其安全越夏。待秋季气温下降时,再供应充足的水肥,使之抽新枝开花。天竺葵的叶片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随时把枯黄叶片及开过的残花摘掉,并适时追肥,可促进第二次开花,延长观赏期。
3.水分:生长过程中保持介质中等湿润状态为好。天竺葵不耐水湿,要求栽培介质通气性好,否则根茎比例容易失调。过多水分容易发生由真菌引起的根腐病及灰霉病;但栽培介质也不宜过于干燥,因为这样会使根系周围积累盐分并造成灼烧。介质过干时,常使植株下部叶片转成淡红色至黄 色。天竺葵茎叶具柔毛,施肥、浇水时应避免叶片沾染肥水,可以在施肥后用清水洗净叶面并使其干燥。
4.肥料:定植后7天即可施15:20:20的复合肥600倍液,每7至10天一次。生长过程中应用含钾、硝酸钙及磷为主的肥料。天竺葵对氨基很敏感,施用这类肥料不宜超过10ppm,但在温暖地区,光线较强,可能需要施20:10:20的肥料以使叶片伸展和着色良好。
病害防治:
1.灰霉病:主要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及花。叶脉初生“V字形病斑,其上现近圆形至不规则形水渍状黄褐色至暗褐色轮纹斑。病斑有时生出灰白色霉层。该病在花瓣上发生时为褪色斑点,不规则,初有稀疏灰霉,天气晴好或干燥时灰霉萎缩,潮湿时再次滋生,花朵变为暗红色至黑褐色。
防治:(1)注意栽培场所通风透光,湿度不宜过高;
(2)发病初期以50%扑海因1000倍液或28%灰霉克800至1000倍液全株喷施。
2.褐斑病:主要症状:多于叶片发生,为圆形、近圆形至不规则形病斑,病斑为浅褐色或灰白色至红褐色,具暗褐色边缘。叶背病斑略凸,斑外缘黄晕明显,病斑常相互融合成较大的枯死斑,最终两面生出灰黑色霉状物。
防治:(1)保持栽培场所通风透光,平衡施肥,植株休眠期应控制肥水不宜施用过量;
(2)发病初期使用75%甲基托布津800至10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倍液或25%苯菌灵1000倍液全株喷施。隔10天左右一次,连续防治2至3次。
3.细菌性叶斑病:主要症状:叶片出现水渍状圆形至不规则状凹陷斑,暗褐色至黑褐色,病斑较少融合,后期病叶萎蔫卷缩悬垂于茎上。有时病斑于叶缘形成大的坏死角斑。茎上产生黑斑块,同时维管束及髓部变黑,植株萎蔫腐烂。
防治:(1)浇水浇肥,尽量避免栽培介质溅到茎叶上,控制介质及空气湿度不要过高。
(2)药剂防治可用53.8%可杀得2000干悬浮剂10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2000倍液全株喷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