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桩后压浆施工工艺流程
4.2 灌注桩后压浆施工艺技术要求
4.2.1 后压浆施工控制参数
(1) 后压浆起始作业时间一般于基桩成桩2天以后即可进行,具体时间可视基桩施工态势进行调整,但一般不宜超过成桩后30天(遇有特殊情况,可作提前压浆)‘
(2) 后压浆质量控制采用注浆量和注浆压力双控方法,以水泥注入量控制为主,泵送终止压力控制为辅
(3) 水泥采用P.O 32.5水泥,注浆水灰比为0.60~0.75
(4) 水泥压入量及泵送终止压力按下表:
桩型 桩径/有效桩长 每桩桩端压浆 每桩桩侧压浆
水泥压入量 泵送压力 水泥压入量 泵送压力
灌注桩 1000mm/36.50m&38.00m 1600~1800kg ≮2.0MPa 600~800 kg ≮1.5MPa
具体施工控制标准:
a. 水泥压入量达到表中设计值的70%,泵送压力超过6.0MPa可停止压浆;
b. 水泥压入量达到表中设计值的70%,泵送压力不足表中预定压力的70%
时,应调小水灰比,继续压浆至满足预定压力;
c. 若水泥浆从桩侧溢出,应调小水灰比,间歇压浆至水泥压入量满足上表要求。
4.2.2 后压浆管路设置
(1)桩端、桩侧压浆阀均按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研究所专利产品式样制作。桩端设置两道压浆管路,桩侧设置一道压浆管路(详见压浆装置图)。
(2)压浆导管采用国标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管。桩端压浆导管公称口径φ25(1′),壁厚3.25mm(注:实际钢管壁厚不得小于3.25mm)桩侧压浆导.管公称口径φ20(3/4′),壁厚2.75mm桩端压浆导管焊接套管公称口径φ32,壁厚3.25mm。
(3)压浆导管设置按详图所示,设置要点如下(参见附图):
a. 压浆导管上端均设管螺纹、管箍及丝堵桩端压浆导管下端设有G1′螺纹及用以旋接桩端压浆阀的管箍桩侧压浆导管下端设有G3/4′螺纹及用以插接桩侧压浆阀的三通。
b. 压浆导管的连接均采用套管焊接,焊接必需连续密闭,焊缝饱满均匀,不得有孔隙、砂眼(每个焊点应敲掉焊渣检查焊接质量,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下一到工序)。
c. 压浆导管与钢筋笼固定采用12号铅丝十字绑扎固定方法,绑扎应牢固,绑扎点应均匀。桩端压浆导管绑扎于加劲箍内侧,绑扎固定点为每一道加筋箍处桩侧压浆导管绑扎于螺旋箍筋外侧,绑扎点间距为1.5m。
d. 压浆导管的上端不宜低于桩施工作业地坪下200mm(视具体情况可略作调整)桩端压浆导管的下端距钢筋笼纵笼底端400mm。(注:钢筋笼最下面一道加筋箍亦应调整到该处桩侧压浆导管下端设置标高约-34.30m,距笼底部10m。)
e. 钢筋笼起吊入孔过程中插接桩侧压浆阀,钢筋笼最后就位前焊接桩空孔段压浆导管
f. 钢筋笼入孔吊放过程中不宜反复扭动和向下冲撞钢筋笼必须沉放到底,不得悬吊!
g. 桩混凝土灌注完毕,竖孔回填后,应插有明显标识,严禁车辆碾压。
4.2.3 后压浆机械设备
(1) 压浆泵采用3SNS型高压注浆泵,额定压力不小于8MPa,额定流量76L/min,功率18kW。
(2) 压浆泵控监测压力表为2.5级16MPa抗震压力表。
(3) 液浆搅拌机为与注浆泵相匹配的YJ-340型液浆搅拌机,容积为0.34m3,功率4kW。
(4) 水泥浆液的输浆管应采用高压流体泵送软管,额定压力不小于8MPa。
4.2.4 后压浆施工材料
压浆所用水泥标号为P.O 32.5 ,水泥应符合相关技术规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