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规范要求不能小于10毫米不得大于15毫米一般在施工中控制在12毫米。
密封胶胶条的宽度 按以下计算确定胶缝的最小宽度。一般来讲,弹性密封胶填缝宽度不能小于6mm,不能大于30mm,胶缝过大很难进行胶面修整。施胶厚度不能小于6mm,一般取宽度的一半(如:12mm宽取6mm深),然而施胶厚度通常不需要大于10mm(如25mm宽胶缝取10mm深施胶厚度,已足能满足要求)。密封胶施胶宽度控制了密封胶能够提供的最大位移能力,但不至于产生密封胶的断裂。接缝越宽,要求的位移能力越大。因此,必须计算出总的接缝位移然后才能确定最佳的接缝施胶宽度。受热变化产生的位移易于计算但同时须计算出其他形式的位移变形,两种计算要求计算出最小的接缝尺寸。首先计算出可能的位移变形,然后推导出接缝宽度。 接缝位移的计算 用以下公式计算基材可能产生的变形: M=(MT-T)×S×L 式中:M表示基材的形变mm。 MT表示基材可能达到的最大温度℃,包含由辐射引起的温度升高及气温变化升高。如气温40℃时,黑色铝材表面温度可能达到80℃以上。T表示基材表面可能达到的最低温度℃,包括由寒风引起的温度变化。S表示基材的热膨胀系数,典型物质的膨化系数见下表。L表示基材的长度m。 接缝位移有两个循环,白天和晚上温差变化产生的日循环和冬夏温差变化产生的年循环。 密封胶要求能够经过多年后仍能满足这些位移循环变化而不失去它的弹性,同时要求能够满足这些位移变化,如要求满足可能达到的最大和最小的位移变化,计算出密封胶所需的实际接缝尺寸。 接缝宽度 计算出基材的可能位移变形后,就可计算出最小的接缝尺寸,计算公式如下: W=(100×M)/S 式中:W表示最小的接缝宽度mm。 M表示可能的最大接缝位移。 S表示允许的密封胶位移变形,以百分数表示,可由产品指标提供。 可根据基材的变形范围预计计算出接缝的最大可能位移,若基材膨胀,接缝将变小,接缝胶将受到压缩若基材收缩,胶缝将变大。接缝四周的位移变形有时往往是不同的,如在底部机械固定的垂直板的底部将不会移动,这时受热变形将导致基材向上产生形变。在图中基材在底部受到支撑,因此所有与Y轴方向相关的形变都将对水平方向产生影响。尽管在X轴方向变形位移各占50%,但在基材A与B之间的位移变形可达到100%,B与墙体之间固定,仅占水平移动的50%,它将随着墙的位移变形在水平方向产生移动。当每块拼版尺寸不同时需考虑它们会对拼缝产生不同的位移变形如拼缝两侧材料不同,像玻璃与铝板幕墙中,则需分别计算它们对接缝产生的位移变形影响每种不同的变形导致整个接缝位移的变形。位移变形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所致,如在建筑物上安装固定或移动装置时悬挂板的倾斜,或结构上增加楼层时都会形成。混凝土和砖石等多孔材料因含水分不同而膨胀和缩小。所有这些变化对接缝变形的影响都应被考虑。通常情况下也应考虑施工时间不同会产生一定的偏差。夏天施工时基材受热膨胀,接缝会变小,密封胶的工作寿命得到延长在冬天时胶缝将变宽,胶的工作寿命将缩短。上述公式仅计算出最小胶缝宽度,密封胶的性能和基材的使用也会影响实际的接缝宽度。我们要求宽度不小于6mm。同时也有一个最大接缝宽度。膨胀的密封胶,施胶的时间和固化的密封胶都有限制。对于硅酮胶来说,最大接缝宽度40~50mm。 耐候密封 通常,胶缝的深度是宽度的一半。如果深度过大,接缝变形增加,密封胶位移时表面易出现凹凸现象,导致压力变形过大而引起粘接失败。如果胶缝深度过小,胶量偏少,会因应力集中或气泡等的形成而引起开裂,甚至导致粘接失败。溶剂型密封胶(如丁基胶)也会因增塑剂损失而引起收缩开裂,因此,耐候胶深度不超过12mm,宽度不小于6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