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有效磷的测定如下:
土壤有效磷测定,是指土壤有效磷含量是指当季作物吸收的磷量,土壤有效磷测定用生物的方法进行是最直接的,用同位素32P稀释法测得的“A值被认为是标准方法,也可用同位素“E值法进行,但应用受到限制。由于不清楚各形态磷对土壤有效磷贡献的大小,很难真正地测定土壤有效磷的“绝对含量。
通常所谓的土壤有效磷只是指某一特定化学浸提方法所得出土壤中与作物生长状况有显著相关的磷量,而不是指土壤中某一特定形态的磷,所以同一土壤用不同的化学浸提剂提取可以得到不同的有效磷结果,使用土壤有效磷数据时应标出测定方法。土壤有效磷测定的方法,常根据土壤的特性选用。
中性、微酸性和石灰性土壤用碳酸氢钠法,用碳酸氢钠溶液提取土壤有效磷,利用提取液中的重碳酸根、碳酸根降低土壤中钙离子的活度而使某些活性较大的钙磷等成分被浸提出来,通过较高的pH使铁磷、铝磷水解而部分被提取。
酸性土壤用盐酸-氟化铵法,通过稀盐酸来溶解部分磷,以及通过氟化铵中氟离子和铁磷、铝磷中的铁、铝在酸性条件下形成络合物从而释放有效磷。土壤浸出液中的磷均可以使用钼锑抗比色法进行测定。
土壤有效磷的测定方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样品采集:选择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使用干净的塑料或玻璃容器进行采集。
2、样品处理:将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风干、研磨和过筛,以备后续测定。
3、提取剂选择:选择合适的提取剂,常用的提取剂包括碳酸氢钠、氯化钙、氢氧化钠等。
4、提取:将土壤样品与提取剂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在室温下振荡一定时间,使有效磷充分提取。
5、过滤:将提取后的土壤样品进行过滤,除去残渣和杂物。
6、测定:将滤液中的磷进行测定,常用的方法包括钼蓝比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
7、结果计算:根据测定的结果计算土壤有效磷的含量,一般以mg/kg为单位表示。
需要注意的是,土壤有效磷的测定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土壤类型、气候条件、提取剂种类和测定方法等。因此,在进行土壤有效磷测定时,应选择适合的测定方法和提取剂,并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同时,对于不同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的地区,应建立适合当地的土壤有效磷测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