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沿江滨湖圩区
湖区、圩区的地面虽然较为平坦,但仍有一定高差。尤其是面积较大的地区,因地面 高差较大.各地自流外排的情况不同,必须进行统一规划,分区排水。
在分区时,应根据地势特点和承泄区的水位条件,适当兼顾原有排水系统。对地势较高有自排条件的地区,划为高排区。地势较低,排水期间外水位长期_于地面的地区.划为低排区。介于二者之间的地区,采取自排与提排相结合的排水方式。
(二)傍山半圩地区
这类地区的圩后是丘陵山区或高地,而圩前面临江湖。汛期时外水位高于圩内地面,同时,客水流向下游,易成涝灾。分区时,要在山圩或高低分界处,大致沿承泄区设计外水 位高程的等高线,开挖截流沟,使山圩分排、高低分排,以减少一体化预制排水泵站的装机容量。
(三)滨海和感潮河道地区
对于该地区,受洪水影响较小,而受潮汐影响较大.同样可以按地面高程划分排水区. 地面高程高于平均高潮位的地区可划为畅排区,低于平均低潮位者为低排区,介于二者间 的为半畅排区。畅排区采取0排,非畅排区采取泵站提排,半畅排区则应增加排水出口,缩短排水流程,在出口建挡潮闸,利用落潮间隙 流排除涝水。若这样仍不能满足排水要求. 则应考虑新建排水一体化预制排水泵站,在闭闸期间提排。对这类地区,应详细分析涝水,洪水和潮水位 的关系.以调整不合理的排水分区和排水口。尽可能扩大畅排区,缩小非畅排区,减少排水一体化预制排水泵站的容量和排水能耗,以求更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