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霜挺立的“风骨。钟会《菊花赋》:“何秋菊之可奇兮,独华于凝霜。菊花的特别之处是独自在寒霜中开放,这种傲霜的精神特质,钟会将其概括为“冒霜吐颖,象劲直也,成为菊花的五种美德之一。菊花的这种傲霜精神也正是不畏艰难、坚定顽强精神的象征。人们赞美菊花,实际是赞美这种精神。
陶渊明在《和郭主簿》写到:“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菊像松树一样傲霜而立,又像春花一样美丽多姿,在严霜之下,菊傲然怒放,是霜下的英杰。宋代苏轼《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明代唐寅《题自画墨菊》:“铁骨不教秋色淡,满身香汗立东篱。清代黄体元:“生成傲骨秋立劲,嫁得西风晚更奇。从此,菊花有“霜下杰“傲霜等雅称。
凌寒不凋的“气节。菊花耐寒,大多数花朵枯败后不落枝飘零,成为忠贞节操的象征。所以,菊花也叫“贞花。最早与菊花结缘的是屈原,他在遭谗言被放逐后,写《楚辞》以寄托理想,“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表明洁身自好、不随流俗、永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的节操。
“兰菊从此就成为崇高气节的象征。后来这种崇高的气节,在国家和民族危亡之时,演变为可贵的民族气节与民族精神。宋代郑思肖《寒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西北风。朱淑贞《菊花》云:“宁可抱香枝头死,不随黄叶舞秋风。他们都是通过赞美菊花宁肯怀着芳香枯死枝头,决不让风吹落的忠贞形象,抒发自己不忘亡国之恨,决不屈膝的民族气节。
义让群芳的“品德。钟会《菊花赋》:“早植晚登,君子德也,是说菊花与其他花卉一起种植,可却开在百花凋零之后,甘受寂寞,不与百花争艳,有君子之德。古代君子是指道德情操高尚之人。将菊誉为“花中君子,固然与上文我们谈到的菊“傲风霜,耐岁寒,天赐之节操有关,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菊花和古代君子一样道德高尚,义让群芳。清代黄山寿:“不是花中偏爱菊,迟开都为让群芳。
明代贾如鲁在《爱菊论》中也有精辟的论述:“红粉笑风,桃李茂于春矣,菊不与之争艳;朱锦映日,葵榴畅于夏矣,菊不与之而竟芳。惟恬淡以自居,镇静以俟时而已矣……是知有可爱之德,而后有可爱之容。人之爱菊,非以其可爱之容,实以其可爱之德。不爱之以目,而爱之以心。
可见,菊花之美不是给人们带来的视觉愉悦,而是它所象征的人格魅力,给人带来的心理上的满足与升华。因为这种人格明显带有儒家的思想烙印,也是千百年来人们共同追求的人格理想。